12月30日下午,文学院第三届写作成果评比大赛颁奖典礼暨作家班第八次写作论坛于科技楼报告厅举行。学院党委书记陆喜培、院长韦树关、党委副书记吴先源与会,巴洛克艺术学校校长谭延桐、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李志元教授受邀出席活动,董迎春教授主持,文学院部分学生参加。


经评比,2014级写作班吕思远的作品《产房》、2014级写作班杨妍的作品《坡脚阿三》分别获小说组、散文组一等奖;2014级写作班陈萌等4名同学获二等奖;2013级秘书班黄丽娴等9名同学获三等奖;2013级写作班李富庭等3名同学获突出贡献奖。董迎春教授点评获奖作品,他说:“在这个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的特殊时期,要学会创意写作,以诗的名义打破身份与地位的桎梏。”
写作论坛从“价值体系中的诗性展放”和“诗意写作与精神探险”两部分展开讨论。谭延桐教授认为,当代价值体系混乱体现在“一流作家,三流名声;三流作家,一流声誉”,只有回归真正的价值体系,才能在诗歌写作中找到幸福感及灵魂的风度。谭教授说:“诗歌都是经过蒸馏与擦洗的语言,每句话看似平易,但都是浓缩的核武器。诗和音乐一样,都是有调值讲究的,我们要为诗歌插上音乐的翅膀,让它在展放的同时有收回。”他希望同学们能坚持文学创作,并做一个儒雅、温暖的人。
李志元教授以“诗人是神经病”为切入点,与大家谈“诗意写作与精神探险”。他说:“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理性思维的人,没有诗人这般‘神经病’的存在,那么这个国家、民族就完了。”李教授告诉同学们,诗歌创作非易事,需要时间的沉淀及全身心的投入,一部伟大作品的出现往往都是绞尽脑汁后得出的,要学会等待由量变转向质变的漫长过程。
吴先源副书记总结:“学院以提升同学们的文学素养为目的,鼓励大家积极创作。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积极的创作态度,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有所成就,做一名优秀的文学院学子。”(编辑:韦伊倩 校对:黄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