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晚,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在基地楼108会议室举行优秀校友经验分享会,毕业于民社学院的陈沛照、王希辉、何良俊三位校友与到场的本科生、研究生分享自己的经验。

什么专业才是好专业?陈沛照认为,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现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视野,而学习人文社会科学无形中会丰富大家的现在和未来,能提供面对和适应社会的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塑造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他说:“专业没有优劣之分,你喜欢的且适合你的,能提高你的综合素质的专业,就是好的专业。‘爱一行,专一行’,才能有所积累,获得进步。”
王希辉引导大家思考如何利用大学有限的四年时间积累人生道路的经验。他说:“人们选购成熟的香蕉体现了市场的需求,同样,当你面对就业市场的需求时,就要明白用人单位没有时间等待你去成长,如果你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那么别人只会认为你是一个‘半成品’。”他希望同学们能志存高远,不断锤炼和塑造自己,提升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什么工作才是有前途的工作?”何良俊就读研究生时也曾向导师询问过类似的问题,得到的答案是:做成行业专家,就会有前途。“如果能把从事的工作做到精、专、细,相信你便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何良俊说。
三位校友还对大学生涯的学习和生活提出了建议。陈沛照表示,同学之间应营造相互“追赶”的氛围,通过相互学习和良性竞争,激励自己勤奋学习。除了熟悉专业基础书籍,得到书中理论方法的熏陶外,还应明确研究方向。王希辉校友总结出“五个一”为研究生们提供目标参照,分别是“一篇好的报告、一篇规范的书评、一篇合格的硕士论文、一口让人听得懂的普通话、一手好字”,希望同学们能在实践中获得成长。何良俊建议同学们不必纠结眼前的时事变化,而应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按照所读专业的要求培养自己的能力,通过所学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据悉,陈沛照为民社学院2004级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为湖北民族学院民族学、民族社会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承担多个科研项目,出版著作和发表论文数篇,教学成果丰硕;王希辉为民社学院2003级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长江师范学院,主要从事族群与区域文化、文化遗产研究;何良俊从2002年起在民社学院进行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是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现在钦州学院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工作。(校对: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