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中英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承办的相思湖大讲坛第34讲在学友楼105教室举行,文学院王尔勃教授将诗歌鉴赏与为人处世哲学联系,讲授“人文精神与诗歌”。学院全体教师及部分学生代表聆听讲座。

王教授从当下“时代综合症”切入,说明其泛滥的缘由是意识形态迷狂、工具理性崇拜以及消费主义膨胀,内在原因实为人文精神的缺失。对此,王教授倡导关注人的内心生活与非实用性价值意义,注重直觉体验、智慧领悟、个体特征。
人是主体,文化是人化,历史是“人的生成”,审美是“人的感性确证”。社会主义事业如何以人为本?王教授认为应重读人文经典、重振人文情怀、重咀人文精华。其中,诗歌是人文经典的最佳选择,它是语言的精华,灵魂的苏醒,真理的显形。
如何欣赏诗歌?王教授分享了他的鉴赏经验:诗美在声,好诗在语言上有别致独到的设计;诗美在情,好诗以形象抒发情感张力;诗美在隐,孕含难以“达诂”的多重意蕴;诗美在奇,优秀的诗往往采用“陌生化”手法挖掘出独特感觉和深邃思想。(校对:卢洋芊 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