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通讯社报道】4月25日下午,我校2017年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培训会在学友楼105室举行。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级“互联网+”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李肖鸣博士向我校师生传授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我校总会计师蔡高根主持培训会,各学院部分师生参加培训。



蔡高根总会计师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国家未来。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这一轮改革,促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学院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文件,鼓励老师和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教师应从思想和认识上寻求突破,注重自身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和能力提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李肖鸣表示,创新创业重在“创新”,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创业的格局有所改变,门槛开始降低,高校提升创新能力迫在眉睫。李肖鸣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热点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跨界能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并建设多元课程,与社会紧密结合;难点主要围绕“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展开;痛点表现在导师没有创业经历、双创教育师资队伍的可行性和如何构建双创教育师资队伍等方面。
“怎样融合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李肖鸣认为,可借鉴清华大学“创新创业+专业”、北京大学“双学位、辅修专业免申请”或以赛促教等教学方式。创新训练是必修课,在创新大赛中把想法变成计划书或创研项目,“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应以育人为主,课程实训应以创新创业为基础,创新大赛项目应从课堂产生。创业指导教师是双创教育的核心资源,高校应着重培养具备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鼓励“教学相长,师生同创”,教师可通过教授科研成果、指导学生参加创业大赛、与学生团队股权投资等途径参与创业。同时,教师要保护大学生创新积极性、支持大学生创业、对学生项目不能求全责备。
“如何看待创业的失败?”李肖鸣认为,高校师生应理性看待创业失败,形成宽容失败的氛围。衡量成功的标准是多元化的,企业倒闭不等同全盘失败。实践出真知,知识砌智慧,参天大树也是由一颗种子慢慢长成的,希望大家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实习编辑:毛莉 校对:梁秋季)